找到相关内容55篇,用时2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高鹤年:名山游访记(2)

    行脚。向杨仁山先生告假。(时予在仁山先生经房)先生云。出外参访。务须着眼。学必参而得悟。津以知而不迷。圣人设化同此一理。知之非难。之维艰。礼别出城。搭轮经草鞋峡燕子矶八卦洲黄天荡大河口四源沟十二...。而居士独留。予等心中不忍。答学人今日行脚。专为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故决意在此度夏。再往终南过冬。前面已将出口。恕不送。即合掌作别。回头就走。伊等含泪而。随游镇海。寺谷中幽靓。树木森罗章嘉喇嘛塔...

    高鹤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44344636.html
  • 新眼光读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的《选择本愿念佛集》(2)

    根据是《观经疏》第四,善导云:“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也。”   关于“杂行”的定义,善导云:“除此正助二之外,自诸善,悉名杂行。”法然则解释成:“此外,亦有布施、持...无量寿经》的三辈往生人,都是“愿生彼国”;而上辈人“修诸功德”,中辈人“多少修善”,下辈人“不能作诸功德”,显然是依“念佛”之外的“”功德,分别其往生之后品位的高下。   但是,法然却根据“其有得...

    温金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31679198.html
  • 略论清代净土信仰与普贤菩萨

    预恐不   具足邪。然或一门深入,或行助成,未许执一。一   三昧,一即是多。万善同归,多即是一。   智旭还认为,净土宗历代祖师都是以文殊的一行三昧和普贤的十大愿王作为修行的根本:&...乘白象立于右侧。在大乘佛教中,普贤菩萨体现了菩萨发菩提心、菩萨道而利益众生的愿行,也是佛教徒实践菩萨道的行为典范。在清代,由于净土信仰的普及和流传,而《普贤菩萨行愿品》中十大行愿与往生弥陀净土有着...

    纪华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20165684.html
  • 略述净土宗大意

    。生因者,往生正因也。第十八愿文为,“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至心信乐,愿生我国,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故第十八愿,名念佛往生愿。即四十八愿中,独第十八愿,唯取念佛,悉舍。依此义...说法。   五、本宗的教判   净土宗的判教,有以下三种说法:   1、难行道和圣行道   此约之教相,出自龙树菩萨的《十住毗婆莎论》。昙鸾大师依此论,判释释迦如来一代时教为难、易行二道。...

    昌莲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390882496.html
  • 了凡四次改变命运的事迹

    实实在在地以填愿,没有一点虚假。 一事,随以笔记;汝母不能书,每行一事,辄用鹅毛管,印一朱圈于历日之上。或施食贫人,或买放生命,一日有多至十余圈者。 了凡每做一件善事,都随时用笔... 然行义未纯,检身多误;或见善而之不勇,或救人而心常自疑; 了凡初期修身,也是“行义未纯,检身多误”,就是作事不能完全如法,检查自身的行为多有过失。比如,见善本该欢喜持,却提...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了凡|命运|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11/18024318963.html
  • 玄中寺与中日佛教文化交流

    专修称名,不杂)、无间修(心行相续无间断)、长时修(毕生常恒不退)。第三,善导除对净土教理的建设外,还有一大功绩,就是他根据净土法门实践性的特点,针对净土法事活动的不同场合楷定了与之相应的净土仪轨。...年届八旬的道绰念其心诚,且远道来投,便授以《观无量寿经》奥义。善导于此见九品道场,赞叹说:“此真入佛之津要!修行业,迂僻难成;唯此法门,速超生死。”从此,毕生倾心于弘扬净土法门。善导遗著存世者共五部九...

    温金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23542365.html
  • 中国回鹘佛教研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文佛典的成果还有很多,兹不一一列举。  在敦煌地区的莫高窟、榆林窟和西千佛洞等石窟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另外一种比较特殊的回鹘文佛教文献,那就是石窟中所见的回鹘文题记。经笔者普查,现已发现者约有300条,其中以榆林窟为最多,内容也最丰富。在现存的41个洞窟中,可见到回鹘文题记的就有20个,计有190条,590。莫高窟次之,现已发现的也有 100条。这些题记大多书写于石窟的甬道壁上,其中为数最多的是...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13642779.html
  • 天台佛学中的净土思想探讨

    遇恶知识,诽谤般若,堕于恶道,经元量劫,虽修,未能得出。若一时遇善知识也,教我念佛三昧,其时即摒弃诸障,方得解脱,有斯大益,故愿不离佛。  佛是无上殊胜法王,常念不懈,即得解脱。念佛三昧能使因遇...净土思想是以《无量寿经》(二卷)、《观无量寿佛经》(一卷)和《阿弥陀经》(一卷)为主要经典,以称名念佛为主要持,修往生阿弥佛净土的佛教思想。净土思想在中国普遍流行,除唐宋以后专修净土宗以外,中国...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75243232.html
  • 海峡两岸对回鹘佛教的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我们还可以看到另外一种比较特殊的回鹘文佛教文献,那就是石窟中所见的回鹘文题记。经笔者普查,现已发现者约有300条,其中以榆林窟为最多,内容也最丰富。在现存的41个洞窟中,可见到回鹘文题记的就有20个,计有190条,590。莫高窟次之,现已发现的也有 100条。这些题记大多书写于石窟的甬道壁上,其中为数最多的是游人、香客的题辞,但也有一定数量的壁画榜题和回鹘供养人题记。在通常情况下,题记书写...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83243275.html
  • 神会与宗密

    》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远法师问:“禅师修何法??”和尚答:“修般若波罗蜜法,行般若波罗蜜。”远法师问曰:“何故不修余法,不行,唯独修般若波罗蜜法,行般若波罗蜜?”和尚答:“修学般若...描述是:  若得善友开示,顿悟空寂之知,知且无念无形,谁为我相人相。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故虽备修万,唯以无念为宗。但得无念知见,则爱恶自然淡泊,悲智自然增明,...

    聂 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5748905.html